纵观全球种业市场,经历合并重组浪潮之后呈现三足鼎立局面:并购孟山都之后的拜耳是种业市场的超级航母,源于陶氏杜邦农业事业部的科迪华紧随其后,被中国化工收购的先正达则是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作为后来者的时创科技并没有选择巨头林立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而是聚焦西瓜、甜瓜等领域的特色种子业务,形成差异化发展。
从最初的种子选育、栽培技术到开发产业园区,再到农产品供应链和农业教育培训,这家细分领域的小巨人布下了一个完整的新农业体系,它要像做奇异果的佳沛、做香蕉的都乐一样,成为甜瓜、西瓜、南瓜等品类的龙头。
聚集多位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初创公司
种子是农业“芯片”,在中国现今的种业结构里,进口种子仍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因此,种业被列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在全球前三大种子公司中的两家都当过高管、有着近20年农业领域管理经验的时创科技董事长熊卫华很清楚,这种差距不只存在于育种技术,更在于商业化能力。
“中国的农业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已经拥有一定话语权,但是商业转化和市场对接一直比较薄弱。”熊卫华说,“像孟山都、先正达这些大的跨国公司,它们的基础研究也不都是自己做,基础研究部分很大程度依赖于科研机构和大学,但是它们能迅速地利用对市场的认知,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成果。”
解决好科研和市场“两张皮”问题,让农民与生产、技术、市场精准对接,这也是熊卫华创业的初衷。他至今还记得中科院一位教授的比喻——“搞科研写论文是把钱变成了纸,成果转化就是把纸再重新变成钱,只有这样产业才能发展起来。”
2016年,他与跨国种业公司的前同事一拍即合,组建了时创科技的前身——青岛创世种子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时创科技正式成立,并全资收购创世种子,随后引进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邓兴旺,共同建立了山东省院士工作站。2019年,时创科技投资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谢旗团队(谢旗是长江学者、著名饲草产业专家、国家重大科研计划“植物蛋白修饰和降解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共同设立了中科禾元(青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家农业科技初创公司拥有1名院士、2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1名长江学者,如此豪华阵容简直不可想象。能让这样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不只是因为广阔的商业前景,更在于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双重兑现的情怀。
短短几年时间,时创科技整合全球育种团队、技术、种质资源,利用基因组学等先进技术培育作物新品种,选育出更高产量、更高品质、更具营养价值的果蔬新品种,并利用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技术,生产高质量的种子。目前,时创科技每年新组合测试的种子品种超过500个,在农业农村部完成品种登记的有20多个,种子已经出口日本、美国、韩国、西班牙等国。
“做中国的佳沛和都乐”
出乎意料的是,起步于种子的时创科技,目标却不是卖种子那么简单。
国际农产品品牌有两大模式,一种是从种子到种植再到品牌做深做透,成为单品类的龙头,比如佳沛奇异果、都乐香蕉、Driscoll‘s蓝莓;另一种是渠道品牌,像美国的Whole Foods、US foods、Sysco。中国农产品市场虽有万亿规模,但还缺少这样的知名品牌。
“中国农业过去是脱节的,搞育种的搞育种,搞生产的搞生产,搞销售的搞销售,做了二三十年瓜果蔬菜生意的经销商都不了解自己卖的品种。在国外,但凡在一个领域做品牌的,对品种的研究都是特别透彻的。都乐深度研究香蕉整个产业链,包括什么品种好吃、怎么种、怎么储运、怎么销售。”熊卫华表示。
对标佳沛和都乐,时创科技要做甜瓜、西瓜、南瓜等细分领域的品牌领导者,这个品牌叫作金伯利农场。
金伯利农场源于美国艾奥瓦州,是美国高度现代化农场的典型代表。农场主瑞克·金伯利从2012年开始进军中国发展高效农业,最终选择时创科技作为在中国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
做品牌,就不能故步自封于一个种子公司的角色。2019年,时创科技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建立了第一家规模化金伯利农场,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农业生产,农民成为了合伙人,卖种子给农民种地的传统模式就此被颠覆。农场成立当年,全村1700亩土地流转,农民全部实现就业,户均收入5.2万元,相比流转土地前的户均收入1.5万元,增长了近3倍。因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卓越贡献,该项目获得了“2020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绿色创新奖提名”。
现如今,时创科技已从种子选育、栽培技术延伸到产业园区、农产品供应链和教育培训,在内蒙古巴彦淖尔、陕西延安等地建设规模化种植园区超过5000亩,并打造了中美·金伯利农场、中以·防沙治沙产业园等多种农业产业园模式。
在消费市场上,金伯利农场品牌的农产品价值日益凸显:金伯利贝贝南瓜,在上海的一些知名新零售渠道卖出了普通南瓜两倍的价格;自主研发的日本静冈类型网纹甜瓜品种,品质超过日本产品种,单个售价达99元,仍然供不应求。
沉下心来精耕细作
提起农业,大部分人不太会联想到高科技,认为就是跟泥土打交道的辛苦活儿。相比火爆的科技、消费、能源、医疗板块,农业也很少被资本市场追逐。
时创科技是个例外,2018年成立当年就完成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2020年底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近期又完成了5000万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亿元。
比较特殊的是,在天使轮融资,多位院士专家直接以真金白银的现金入股,而不是常见的技术成果入股。而且在前后两轮融资过程中,熊卫华都坚持不签对赌协议。
“我不会和投资机构做对赌。每一轮融资的时候,我都跟股东讲,不要单纯把上市作为目标,我们把这个产业做起来,一定会让你们有退出的路径。所以在A轮融资的时候,有几位愿意退出的天使轮投资人,我给了他们30倍的回报退出。从投资到退出仅2年多的时间,回报率比上市还高,因为企业真的是非常高速发展。”熊卫华介绍。
对于资本,熊卫华有很清醒的认识——农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不是短期内可以靠资本“野蛮生长”的。
农业这个大市场之所以鲜有知名创业公司,是因为门槛看似很低,其实非常高。当下时髦的互联网创业讲究靠速度靠资本跑马圈地,先做大用户数,再找盈利模式;但农业不一样,先得有专业沉淀和技术驱动。陶氏、先正达这些农化巨头都有着上百年的积淀,小字辈的时创科技更需要沉下心来精耕细作。
近几年,时创科技的研发投入累计近5000万元,2019年之前的研发投入强度甚至在50%左右,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搞农业的公司。
“去年营收上来了,研发强度也有15%左右。未来哪怕营收10个亿,也要保证15%的研发投入,这是时创科技构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的最大砝码。”熊卫华说。
在打赢种业翻身仗、守护好中国人饭碗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企业正在崛起,国内农化巨头先正达快速通过科创板上市受理,更是一下子引爆了这个“长在土里”的冷门赛道。这也正是时创科技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