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支招智慧农业发展

   2021-05-13 大河网2920
核心提示:一台无人驾驶的深耕机自动从车库开出来,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计算机程序控制下,准确地按照设计的路线行驶,误差不超过2.5厘米
        一台无人驾驶的深耕机自动从车库开出来,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计算机程序控制下,准确地按照设计的路线行驶,误差不超过2.5厘米,14亩地耕作只用了38分钟,作业完成后自动返回车库。

这一幕并非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而是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无人耕种的作业现场。

“无人驾驶只是无人农场的一种支撑技术,如果只是无人驾驶农机在田间跑两圈,那绝对不是无人农场。”5月12日,在2021数字乡村论坛(中国·郑州)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关于无人农场的讲述,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据罗锡文介绍,无人农场涉及生物技术、智能农机、信息技术三大技术领域。为实现无人作业和无人驾驶,智能农机要具有智能感知、智能导航和智能管理的功能。这意味着农机可以精准定位作业,还可根据农作物的情况进行打药施肥,而在系统后台,则可以检测机器是否正常作业。

信息技术则是实现机器与人、机器与机器之间通信的关键。“比如我在新疆开拖拉机,山东的厂家就能监测到拖拉机的运行情况,并提醒要更改某些作业参数。”罗锡文说。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存在季节性短缺,破解“谁来种田”和“怎样种田”的难题,以种、管、收、储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操作的无人农场或许将提供一种答案。

“无人农场的设计场景也是未来智慧农业发展的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认为,智慧农业是数字技术跟农业深度融合后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

“过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未来手机轻轻一点,就可以足不出户轻松管理上千亩地。”不过,赵春江坦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突破“卡脖子”技术,在高端传感器和模型算法上加强研究。

农业投资时间长、见效慢,社会资本不愿意进入。“政府要加强引导、补贴和支持,同时建议给予服务农业农村的数字化企业减免税收的优惠。”赵春江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