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农业 种养更“智慧”

   2025-03-24 广西台新闻频道1790
核心提示:全区各地着力加强农业与科技的融合探索,推动设施装备提档升级,为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近日,全国首个甘蔗智慧农场在
 全区各地着力加强农业与科技的融合探索,推动设施装备提档升级,为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日,全国首个甘蔗智慧农场在崇左市益兴糖料蔗基地建成,其AI智能识别系统通过无人机遥感与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甘蔗长势及病虫害情况,动态调整水肥供给,促进土地利用率提升至95%,水肥节约15%—25%。未来三年,该模式将辐射当地5万亩蔗田,预计累计增收超过 2000万元。
  在广西(凭祥)东盟跨境合作农作物种苗繁育中心育苗大棚内,技术人员正在用手机操作喷淋设备。这里的水肥一体化设备能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确地将水和肥料按比例混合并输送到每一株幼苗的根部。在组培洁净室内,智能设备可对组培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精准调控。
  在贵港,港北区积极探索创新食用菌方舱种植新模式。走进大圩镇寻杨村食用菌方舱种植基地,一间间食用菌智能方舱整齐排列,每间方舱20平方米,通过层架式垂直种植,可设置4层,种植菌包1600多个,种植密度比传统大棚高出 2倍以上。方舱内部配备环境模拟系统,技术人员可通过手机查看和调节温度、湿度等各项参数,保障竹荪生长良好。
  随着数智化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养殖业也正朝着规模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走进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镇年产猪苗28万头的温氏长春种猪场,随处可见轨道视觉机器人,它们可以实时监测种猪的生长状态。猪场还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舍内种猪生产生长环境,通过智能环境调节系统维持最适宜的温度、湿度与空气质量,智能饲喂器和喂水系统也帮助猪场实现精准投喂。自从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后,养猪在这里成了敲键盘就能搞定的“智慧活儿”。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