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县镇村分工协作
优化农业布局,需要根据比较优势,使县镇村之间通过分工和协作,推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联动发展,打造农业的全产业链。在横向层面,强化各区域主体功能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促进连片化生产,打造区域品牌。横向协作的主要思路是:基于产品分工,形成跨县的产业集群,跨镇和跨村的生产基地和社会化服务中心。
县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切入点,也是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区域。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载体平台的建设,使现代农业嵌入县域经济。农业主产区的县域,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种养殖、深加工、大流通,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通过发挥教育、交通、经济等综合优势,汇集资本、管理、信息等现代要素,承接农民就业创业、生产生活,把县域建设成为农业的研发、品牌、营销推广等高端活动的中心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中试基地。交通条件和市场条件良好的县区,要建设成为农产品物流、仓储体系的重要节点。推动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把县域发展成为有较强带动力的农产品深加工重要基地和产业集群。
乡(镇)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优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把乡镇特别是那些区位优势较好、经济实力较强、未来潜力较大的中心镇,建设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区域中心,增强对周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和县域农业发展的支撑力。根据资源禀赋,形成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把农业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依托农业建设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中心镇专业镇。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推进电商物流服务联通,加强农产品冷链配送、加工物流中心建设,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托管服务,促进农产品出乡出山出海,培育服务农业的综合服务体。
农村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实现农业高质高效的微观单位。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土整治和环境整治,力争“藏粮于地”。提升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发展植物工厂、数字牧场和集约化养殖,实现“藏粮于技”。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不断完善供给“大体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障粮食安全。根据土壤、灌溉、区位等资源禀赋,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的“一村一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留住乡风乡韵乡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生态经济、康养娱乐、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促进市场化土地流转和多样化社会化服务,通过规模化形成市场优势。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联动带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使农民富裕富足。
纵向协同联动发展
纵向层面分工合作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核”“带”“区”协同联动发展,提升全省农业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其中珠三角引领带动,粤东粤西重点提升,粤北生态优化,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
珠三角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是:拓展纵深,建设成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全面推动都市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现代化;农业生产方面聚焦于“菜篮子”产品安全供给;发展枢纽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冷链物流区域配送中心、“粤字号”农业品牌展销中心;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是:空间上要融湾向海;产品上要聚焦“米袋子”“果盘子”和“水缸子”;基于丝苗米、岭南蔬果、畜禽、水产、南药、茶叶、花卉、油茶、竹等产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使之成为牵引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推动农民由身份变为职业;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强化联动带农,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畅通城乡经济大循环
为有效促进合作,需要在县镇村之间加强互联互通,打造便捷的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畅通城乡经济大循环。交通方面,县镇村的城乡交通网,要全面融入“一中心三极点”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和“三横四纵两联”的省域交通主骨架,推动农村公路“由通变畅”。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基本网络,要延伸到县镇,助推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完善县镇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深化“12221”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社区银行,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县镇村。借助数字技术,大量发展普惠金融,创新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农村人口储蓄、支付等基础性金融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