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唯有奋斗,梦想终将成真——记乌审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占川

2021-05-18 17:133920
   五月的乌审草原,绿浪涌动,风光如画。我们一行穿梭在鲜花与绿草间,倾听着《乌审草原的叙说》的优美旋律,聆听着金戈铁马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响,观察着千百年来游牧文化在这里留下的痕迹,瞭望着草原气势磅礴、富饶多彩的美景,寻觅着一个绿色守护者的故事。

  (一)

  “几十年来,我一直就做一件事,研究草原上牛羊的那些事儿。”第一次见到王占川时,就被这位性格爽朗直率,面容黝黑的“戴眼镜”专家所吸引。

  走近王占川,阅读王占川,就是阅读一本故事书,书中的故事虽然不是跌宕起伏,但是,每一个情节,都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他的故事,是乌审旗农牧业“变迁史”的缩影。

  王占川,1964年出生,那个年代,粮食、肉食等生活必需极端贫乏。“凭票供给”是那个时代留给人们的普遍记忆。对于绝大部分人家来说,即便就是逢年过节,能美美地吃上一顿肉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王占川的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不但干农活是行家里手,而且拥有一手极好的泥瓦匠手艺。那时候乡里乡亲起房盖屋,都会请他去帮忙。他虽然生养了王占川兄弟姐妹八人,但是,凭借一双勤劳的手,生活勉强可以维持下去。

  转眼到了1978年夏,王占川初中毕业了,没有考上乡里的高级中学,15岁的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家务农。他第一次感受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无奈与彷徨。他至今仍然记得父亲当时对他说的话:“男孩子不吃十年闲饭,识上几个照门字就够用了,回来农业社劳动,每天还能挣上5个工分呢。”没想到父亲的这一决定,哥哥和姐姐却极力反对,他们一致认为:“现在家里地少,农活儿少,虽然家里兔子养得不错,但也说不准哪天工作组来了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给割了。再说占川挣那几个工分也解决不了大问题,就让他继续念书,复读上一年再看吧!”这年金秋,在即将开学的时候,大哥从水清湾移河造田工程上当民工回来,把他的民工补贴五元钱交给王占川说:“回学校复读,好好学习,明年争取考上高中。”“那时父亲不在家,去旗里包工程,为生产队搞副业去了,我就在大哥擅自做主下,又回到了纳林河学校复读初二了。年底父亲回来也只好默认了。”王占川说。

  在初二复读这一年里,王占川丝毫没敢懈怠学习,家里的零活也不干了,日以继夜地复习功课。1979年7月,他以全乡第一名的总成绩,进入乌审旗第三中学继续学习。1980年7月,在乌审旗教育局举办的“全旗初三数理化竞赛”中,王占川获得了个人总分第二名和物理单科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免试进入乌审旗第一中学学习。1983年7月参加高考时,听学校教导主任说:“今年,为了支援贫困地区,内蒙古农牧学院特向区内偏远贫困盟市开设了地区班,可以在线下10分内录取。”得到这个消息后,在填志愿时,王占川毫不犹豫地将第一志愿填写成了“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畜牧专业”。1983年9月,他接到了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专业地区班的录取通知书。接到通知书的那天,全家人特别高兴,父亲卖掉了家里的所有余粮凑够了300元钱送他去上学。在开学后的入学教育大会上,他认真聆听了王守清教授作的题为《热爱畜牧业 献身畜牧业》的演讲。

  王守清教授热情洋溢的演讲,让王占川懂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是做学问的根本,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到“把课堂搬到田野里”,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地学知识,做科研。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不被“终南捷径”所惑,把“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理念厚植于心,在默默奋进中体悟“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的道理。
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眼之间过去了。四年,他孜孜以求,夜思日读。四年的奋斗,让他青春底色亮丽、青春节拍激昂、青春之花芬芳。他怀揣“烫金的文凭”,告别母校,走向社会。

  (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而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成”,不是“老”,而是在草原,在农牧区,在羊棚牛圈,在千家万户。

  从填报大学志愿的那刻起,从走出校园的那刻起,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刻起,王占川以“农牧民的所需”为行动指南,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农牧区,放在农牧民寄予厚望的牛圈羊棚,放在生机盎然的草原。为了让“农牧民的所需”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他的内心形成了为民服务的强大力量,用科学创新、工匠精神,不断开辟新时代畜牧科技推广工作的新局面。他始终秉承“从棚圈里找课题,把成果和新技术留给农牧民”,用自己的创新成果服务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在探索“人—动物—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营养学理论与实践中,他利用“营养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能量流”原理帮助农牧民解决养殖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既要成为绿色乌审的守护者,又要为农牧民栽好“摇钱树”。

  无定河,一个有灵气的地方。这条河,穿越千年边塞烽火,在历史和文化中留下了独特的意象——苍凉、变幻、厚重、悲壮……历史的沧桑淹没了坊间的繁华,而奔流不息、如梦如幻的无定河记录下往日的繁华与喧嚣。如今,这个是被誉为“塞外小江南”的绿色小镇,也继续着她的繁华与葱郁,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梦想。

  王占川,走进了无定河。他站在这片热土上,极目远眺,无定河如银龙飞舞,两岸秀美,景色诱人。他仿佛回到了从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宋任穷、刘澜涛、奎壁曾在这里战斗生活。他在心底默默想:要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为人民干事。

  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这里的科技服务与农牧民的种养业不能“相辅相成”,特别是一系列生态问题让他夜不能寐:如种养业分离问题,养殖环境问题,禽畜流行病频发问题,滥用抗生素和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无定河,川河田畴、林茂粮丰、瓜果飘香,农牧业资源非常丰饶。

  早些年,这里的养猪业,普遍存在猪舍设计简单,饲养密度大,活动空间小,导致了所产猪粪、尿液、废水,不仅数量大,观感差,而且随意直接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猪场规划不合理:猪舍通风差、湿度大、地面湿滑等造成生猪传染病频发。为了预防疾病,养殖户不得不大量使用抗生素以及兽药,频繁地注射苗等措施。药物残留的隐患、病隐患、环境隐患,不仅给乡亲们造成经济损失,而且给肉食品安全带来了风险,对人畜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农牧民养殖业出现的问题,就是畜牧科技人员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王占川蹲点调查,仔细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最根本的出路是实现种养结合,发展循环生态农业,采用“养殖业粪污—有机肥—有机农业—养殖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构筑生态大农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他在养殖户中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模式,采用畜禽粪便—沼气发酵池—沼气、沼渣、沼液的技术路径,将沼气用作养殖户清洁卫生的燃料,沼渣沼液用作有机肥料,不仅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及其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实现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效果,最终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凝聚良性发展。这一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大降低农牧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让“塞外小江南”名副其实。

  王占川,作为农技推广员,第一要务就是传道,这个“道”就是现代农牧业科技知识,而且是符合当地特点的现代农牧业知识,能给农牧民带来效益的现代农牧业知识。

  从2010年以来,在养殖业面源污染环境治理措施研究方面:他确立“庭院式立体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课件:《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食材)生产技术体系讲座》《气象因素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讲座》,利用这些课件,培训农牧民达6000多人次;结合生产实际需求开设了“农牧业实用科技推广微课堂”,以《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场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为例,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养殖户对技术的差异性、个性化的需求,收视人数逾10万人次,起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此外,王占川站在农牧民的视角、用农牧民能听懂的语言、结合地方习俗为农牧民讲课,把“高大上”的先进技术讲成“接地气”的“草根知识”;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转化成为具体生动的“家畜饲养管理理论”;让农牧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成为开启富裕之门的“金钥匙”。

  何谓潜移默化?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这个成语用在王占川用“南风”式的教育转变农牧民思想观念上非常贴切。

  对于千百年来以放牧为生的牧民而言,观念上的每一点转变,生产上的每一步提升,都看似简单,却殊为不易。如,王占川和他的队员们把技术送到牧户家门口,有的牧户置若罔闻,有的牧民应付了事,有的牧民干脆拒绝。王占川和同事们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他们一点一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牧户转变了思想意识,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推广。如今,牧民的观念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诚如宋朝陆游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

  ——生态畜牧业是现代生态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畜牧业是大产业,生态是大概念,畜牧业生态化关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安全。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十字路口上,正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那么转型的方向在哪里?转型的路线图是什么?已经指明方向,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健康型畜牧业;建设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型畜牧业。
——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是畜牧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方向路线问题。

  ……

  这是王占川学习的结晶。

  一个人蓬勃的生命力,体现在利用所学知识去创新,去为民众创造财富,去把握未来。如王占川所言:科技是人类文明的灯塔,需要不断学习最前沿的理论,需要不断思考最现实的问题,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撑起未来的一片蓝天。

  “杏花花白来桃花花红,科技才是活财神;一项项发明惠民生,土专家是咱的领路人。”无定河村民用自编的山曲曲赞美科技带来的巨变,也表达他们对科技人员的深情厚谊。

  王占川把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难题作为科研攻关的课题,把自己研发的专利技术无偿提供给农牧民使用。他先后发明了两项专利,一是历时6年研发出《一种粗饲料微生物发酵剂》专利,将家畜营养与微生物营养、微生物分解纤维与促进家畜消化道内(特别是反刍动物的瘤胃内)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等技术进行有效的系统集成,成为综合满足家畜营养需要的全价性优质粗饲料。二是研发《冬季畜禽舍生物热垫料》专利,根据微生态理论、微生物发酵原理、动物营养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反刍动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结合适度规模养殖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瓶颈”技术而研制,该成果属于生态农业实用技术领域,并符合低碳农业的要求,极大的提高了农牧业的生产效率,为农牧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王占川一个本土人才,他用奋斗诠释了“成功在于给家乡带来什么样的进步”的真正含义。

  (四)

  从事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需要一份默默地付出,更需要一份坚持和真诚的热爱。畜牧工作站虽小,但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与畜牧业发展紧密相连。王占川认为,民众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语言,而是显示了一种精神,一种能够流淌在他血液里的、永恒的精神。

  有事例为证。

  无定河镇包陶勒盖村村民边玉飞是村里的科技示范户,1998年冬季他急切地找到王占川说:“我家的牛羊精神萎靡、体型消瘦、食欲减退,是什么原因?这几天急得我饭吃不下,水咽不下。”王占川立刻动身去了他家的牛羊圈,仔细查看了牛羊的膘情和草料后,心中有了底:“这是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的瘦弱病,直接原因是玉米秸秆长期整喂,饲料品种单一,不能满足牛羊的营养需要。由于长时间的饲用不易消化的玉米秸秆,使牛羊出现瘤胃弛缓、慢性消化不良疾病。如不及时治疗,等到废食那天就全完了。”他告诉边玉飞先给牛羊驱虫,再灌服健胃散;对玉米秸秆进行揉碎糠化,再参考牛羊的饲养标准拌入适当精料即可。眼下应当补充一些青绿多汁饲料。”照着王占川的“处方”,边玉飞家的牛羊又恢复如初,一个个膘肥体壮。

  无定河镇红星养鸡场是当时镇上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场之一。一天冯场长找到王占川说:“我们场养殖的2000多只鸡,最近陆续出现因痢疾而死亡现象,请你快去给诊治。”王占川当即随他去了养殖场,经过仔细地观察后发现:鸡舍光照暗淡、地面潮湿、腥臭味特别浓,地面上的鸡粪带有淡血丝。根据现场勘查和场主介绍的情况,王占川初步确诊为“鸡球虫病”,是因地面潮湿引起的。他立即开了药方,几天后,鸡的病情好转,逐渐没有了拉痢和死亡现象。王占川叮嘱冯场长“要始终保持鸡舍的通风、换气、光照、干燥、干净;并且要勤换垫草或者垫料。”

  郭春峰是一个养猪专业户,他家的400多头猪全部出现食欲不振,卧地不起,有流诞和呕吐现象,个别猪后趾行走不稳。王占川凭经验判断:群体疾病无非有三个原因:一是传染病;二是饲料和饮水有问题;三是畜舍环境卫生有问题。经过仔细排查,在他家的猪饲料库发现饲料玉米的胚芽带有轻微的霉变。王占川对症下药,过了三天,郭场长找到王占川高兴地说:“现在400多头猪全部正常了,就是2吨的玉米豆扔掉非常可惜。”王占川及时指点说:“发霉玉米要饲用也不是不可以,将霉变的饲料及玉米经过暴晒后,添加2%的活性碳粉或蒙脱石粉,再适量饲喂就可以了。活性炭找不到可以在炉灰渣中筛选那些未燃烧彻底的渣块,取回来按3%的比例和这些玉米混合在一起粉碎拌匀就可以饲喂了。”

  诸如此类的事件,从他参加工作以来难以数计。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服务民众、贡献社会的奋斗中才得以彰显。在王占川的人生字典里,生命的意义是因为努力工作而使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富裕。

  采访手记

  王占川是乌审草原上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就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把选定的目标坚持到底。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下决心努力学习、努力研究、努力实践,厚积薄发,创造发明。他的成功在于严谨,在于求实,在于创新,在于将生命价值与地区发展、农牧民增收融为一体,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追寻生命的价值。

  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终将迈入“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正逢其时,面对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生产发展的短板和“瓶颈”难题,我们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胸怀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练就创新创造的高强本领,锻造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在乡村振兴大业中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