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围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与应用三个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回顾总结 成绩斐然
进入冬天,铜陵的大街小巷有些清寒,但在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的“百年姜阁”中,却暖意融融。火堆中柴草雀跃,发出噼啪的响声。姜阁主人盛义武蹲坐在烧火室,时刻留意着火候。
盛义武正在进行的是铜陵白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烧姜阁。姜阁,一座土墙瓦顶、形似碉堡的建筑,高约六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作为储姜室,用于放置需要越冬的姜种;下层则是烧火室,有一扇小门供人进出和生火。每年立冬前后,村民们会把选好的姜种送来,用荷叶和茅草分隔,分层摆放在姜阁中,并根据不同时节,点火加热。“姜种娇贵,怕冷又怕湿,所以要烧火去除水分,让它保暖越冬,开春后再进行大火催芽。”在盛义武看来,烧姜阁是“姜阁保种催芽”技艺的核心所在。
铜陵白姜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当地姜农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智慧,逐渐摸索出了包含“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芭茅搭棚遮阴”在内的独特白姜种植技艺,并因此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借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古老东方大国的农耕智慧闪耀世界。2023年,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今年,我们又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了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和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3个候选项目。”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任顾卫兵说。
回顾过去,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成绩斐然,这些成绩不仅体现在遗产数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体制与机制的完善、保护与发展的并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以及品牌建设的推进和科技支撑能力的增强上。
保护监督力度加强,完善管理办法,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动态监测和评估,确保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服务乡村振兴初见成效,通过“农遗+”模式拓展多功能价值,不少遗产地实现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业态发展,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合作举办高级别能力建设活动,举办研修班助力其他国家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动态保护;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国际展会、各类新闻媒介宣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提高知名度;专家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创设研究课题,持续实施“专家+遗产地深耕行动”……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稳步前行。
交流分享 经验亮眼
2014年4月,第一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在江苏兴化举办,自此开始了每年一度的全国性工作交流机制。在这一机制引领下,管理部门与遗产地之间建立了稳定的指导关系,确保了农遗保护政策的顺畅通达;通过大会发言、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等,促进了不同遗产地之间的经验分享;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的互动,提高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科学性。
在本次会议上,代表们积极分享各自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领域的独特经验与丰硕成果,展现了各具特色的保护智慧与实践模式。
“为摸清家底,我们在全省开展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普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对外交流合作处副处长朱品军介绍,目前江苏已形成从普查、遴选、申报、保护到利用的全面工作体系,以县、市、区为单位,组建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与识别评估专职团队,全面摸清遗产的资产指数、濒危状态和应用潜力,首次梳理摸排共计125项,重点培育了32项进入省级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库。
“我们制定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技术规程。”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林良行介绍,这是去年工作交流会后推动贯彻落实的一项具体举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规程》由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汇聚来自全省的14家科研单位、茶企,共同参与规程的起草总结。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标准,这一规程已于8月9日正式实施。
此外,广西龙胜、福建安溪、浙江庆元及湖州等遗产地,在挖掘利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展现亮点。
浙江青田积极延长稻鱼产业链,精心打造出集稻鱼共生技术示范、农业文化遗产展示、农耕文化体验观光于一体的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2023年仅稻鱼一产总产值就达到3.04亿元,同比增长8.3%,稻鱼共生“常青树”真正变为老百姓的“摇钱树”。
甘肃迭部地处高寒贫瘠的生态脆弱地区,当地巧妙运用林农间作、林下立体种养等多种模式的农林牧复合经营,成功实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同时,结合生态旅游的有序开发,以生态保育促乡村振兴,2023年扎尕那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7亿元,人均收入达10万元。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副县长曾瑞玉分享了龙脊梯田的“一田生五金”利益联结新模式,即梯田入股享股金、梯田维护获奖金、梯田流转有租金、梯田务工赚薪金、梯田旅游挣现金。通过这一模式,遗产地成功构建起农民与经营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的紧密合作关系,使广大农户享受到农遗产业发展带来的更多红利。据悉,2023年龙脊梯田共有9个村寨参与年终旅游分红1111万元。
分析形势 谋划未来
与会代表认为,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具体而言,不少遗产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释放;遗产区域的分布和类型存在不平衡现象;农业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针对当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遗产地代表分组展开深入讨论。
综合专题讨论意见,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表示,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体制建设至关重要,需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规定。同时,设立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专职机构,有助于推动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的专业化。此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因此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对于全面保护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文化遗产的产品价值实现是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在此过程中,确保当地农户利益尤为重要,因为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只有当他们被纳入产业链的收益分配、共享发展成果时,才能真正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龙春林总结道。
“数字化是保护与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农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应用方向已涵盖了监测与管理、展示与传播、营销与推广等多个方面。数字化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将进一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某承从农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应用方面进行总结。
顾卫兵表示,明年是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认定20周年、《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颁布10周年。如何更好地挖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的传统农耕智慧、探索独具特色的和美乡村发展模式,需要我们加强调查研究,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完善动态监测评估体系,强化试点示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