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时间,高仕仙在40多亩山地里种植了生姜,在猕猴桃基地里套种10亩京白菜,利用自家小洋楼开起农家乐。从一年几千元到年收入70万元,高仕仙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治理后的西畴县兴街镇三光片区。
高仕仙所在的三光村,一度因“山上树木被砍光、山腰肥土流光、村里媳妇跑光”而得名,是被学术界称为“生态癌症”的石漠化之地。西畴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县之一,全县99.9%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区,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地貌占75.4%,人均耕地只有0.78亩,老百姓过着在石头缝中讨生活的境遇,一度被认为是“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面对石漠荒山的生存发展困境,西畴人民以“西畴精神”为魂,探索实践出“六子登科”的石漠化治理与绿色发展体系,生态环境实现从嶙峋石漠到丰美绿洲的蝶变,人民生活实现从“三光村”“口袋村”到生态村、小康村的跨越。近日,《“六子登科”降“石魔”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云南省西畴县生态扶贫案例》入围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
西畴县“三光片区”治理成效(拼图)。
“现在,硬化路通到村里,收购商开车到地里收生姜……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说话间,高仕仙端出一盘水果,“快尝尝我们三光的猕猴桃。”
猕猴桃,如今是三光村的一张名片。文山浩弘农业公司负责人邓华龙清楚地记得,9年前到三光村种植猕猴桃,40多台挖掘机开到石埂地里栽种树苗的情景。“如果没有造出石埂台地、修通路,挖机不可能到满是石头的山里进行机械耕作,更没法实现连片发展。”邓华龙说。
从观景平台远眺,5000亩低矮的猕猴桃树种满山坡,灰白色石埂若隐若现。“这里种植猕猴桃具有气候等先天优势,但由石埂垒起的地块土壤层薄,渗水后易流失。”邓华龙说,为提升猕猴桃产量和品质,基地探索生态循环农业,采取有机肥、林下种草和科学滴灌等措施,实现改良土壤、保水增肥,猕猴桃产量逐年上升。在三光片区林下养牛产生天然肥料,加上当地糖厂生产留下的甘蔗废料进行堆积发酵,既增加了土壤肥力,产品也达到有机绿色标准。
“三光片区”猕猴桃基地内,工作人员在采摘猕猴桃
如今,三光猕猴桃连年丰产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每年群众能获得土地租金298万元、务工工资近400万元,以及集体经济分红120万余元。生态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起来,像高仕仙一样,越来越多村民在村里开办农家乐、民宿。
“在种植密度低的猕猴桃地里套种京白菜,效益非常不错。”今年6月,高仕仙从多依坪村老书记手中接过接力棒,目前正探索能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收益的生态富民产业。“现在有了更多责任在身上,我先试种成功了,再带着群众一起干。”
石漠化综合治理还土地以绿色和生命力,“生态绿”如何变成“富民金”?西畴县以改善后的生态资源条件为基础,打造林业农业复合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林木、林果、林花、林药、林禽、林菌、林游、林草“八林经济”,带动农民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香坪山
步入莲花塘乡香坪山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绿色的八角林,青翠饱满的八角垂挂枝头。“香坪山村耕地少、山地多。从记事起,家里就靠种八角讨生活。”香坪山村委会副主任梁廷跃说,“以前村里人不懂技术,八角树长年失管、树龄老化,八角产量低,收益也逐年下降。”
近年来,西畴县与云南星香苗林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借助企业的技术和资源,通过土地流转,盘活群众放荒的八角林和闲置林地资源,流转1万余亩国有林场实施八角提质增效,并在全县推广八角低效林改造增产技术。“提质增效后,八角开花结果率显著提升,预计亩均增收300斤以上。”梁廷跃说。
好生态带来的还有好风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西畴县域生态旅游正在乘势而兴。香坪山引进专业旅游投资开发企业,乡村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开农家乐,吃上了生态饭。靠发展林木、林药、林游,2023年香坪山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4万余元。
2023年,西畴县林草产业总产值达8.75亿元,中药材种植实现产值5.05亿元,带动全县3万余户发展乌骨鸡养殖。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级旅游景区4个,去年接待游客1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6亿元。西畴,这片生机勃勃的高原喀斯特绿洲,每天都在书写新的致富故事。